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线上活动 > 版主活动 > 【轻松赚分】专业老师来回答你的孩子历史学习问题-已选出(0630-0706)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轻松赚分】专业老师来回答你的孩子历史学习问题-已选出(0630-0706)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90  |  浏览数:21785
76#
发表于 2014-08-11 15:42
只看该作者

冰钰愛玥:宝宝还是很喜欢了解历史的,历史是以前发生的事情,历史有很多遗留的问题令我烦恼。以前日本占领了我们的土地,还杀死了我们的国民。宝宝看到这的时候,就充满着对日本人的愤怒。不仅是日本,别的国家也一样。在讲到这方面的时候,宝宝就不愿意跨出国门去。他觉得除了自己国家,别的国家都是坏人,是侵略者。当和孩子讲历史的时候,如何平息孩子对过去的愤怒。虽然爱国是没错的,可是现在是和平社会,我们不能因为历史就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走出国门,能让孩子见识到更多。如果才能让孩子明白,历史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答:孩子读历史,时有义愤和敌我意识是正常的,在一些先进国家,学校老师会特别注意这类型的孩子,并且视为甚有价值的人格特质,会格外加以保护并提升其思想层次。其原因是具有这类反应的孩童,多半是非感重,黑白分明,不愿混水摸鱼;但在群体内有时反受同侪压力或排挤,久之不免挫折或有偏激倾向,然而这类人往往却是社会中少数不可或缺的价值维护者。

任何知识领域裡的高下之别,都在见地而已。历史上的爱国者很多,屈原、诸葛亮、岳飞、文天祥••••••、义和团,乃至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员,不都是爱国者吗?为何爱?爱什麽?如何爱?在历史上,侵略者固然背负道德指责,但哪个国家之强大不曾侵犯过别人?欺人者与抵抗者均宣称打的是一场圣战,但「圣」在哪裡?这些都需要用智慧而非情绪来澄清。一旦孩子的见地提高了,看似矛盾、凝固而难解的思绪便逐渐豁然开朗。

此外,历史与现在当前的世界其实没有根本上的不同,因为它都是「人」的七情六欲贪、瞋、痴、慢、疑等等造化出来的事相所构筑而成的。提炼智慧,抓住现象背后的核心,难怪会说历史总是在轮回。所以要让孩子明白,我们当下都活在历史中,从未有人离开过。

家有两千金:关于历史,真的不知道怎样去学才会轻松!我是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刚刚中考了,历史一直不是她的强项,一直是100分的成绩,五六十分左右,有时看到那些题目,我也觉得无丛下手,因为历史考得很灵活,有很多的资料题,好象死记硬背,总是解决不了问题,记得以前我们高考时的历史150分,我总是60多分左右!对于现在的孩子现在的教育制度,我们不得不把这些东西与孩子将来的考试与前途挂钩。
因此,我很想知道学历史到底会有怎样的良好方法?也许正如语文一样,需要孩子有很大的阅读面吗?而且,有时似乎很难找到一条贯通的线索,似乎找不到整体的感觉,有些无从下手!
《写给中国儿童的中国历史》我们拜读了,觉得写得很不错!

答:只为考试成绩,不为兴趣而阅读是痛苦的,是一种损失极大的做法,既得不到学问精髓,也在煎熬中度过学生时代。

解决之道就在听故事、看故事。历史就是故人与故事的叙述,人(不仅是孩童)都喜欢听故事,街谈巷议、是非八卦,无所不喜。但我们的环境却异化了这种天性,把它挤到网路和手机去浪游,却丢掉了最该知道的史识。

建议家长先放掉成绩考量,为人生而看故事,与孩子一同学习讨论故人与故事,兴致盎然地将故事与眼前生活、新闻中的故事互相对照,这些相映成趣将会欲罢不能。请切记,别急著找到标准答案,考试有标准答案,人生的答案却不是标准化的语言文字符号所能承担的。要强记那些与生活、生命没关联性的名称、地点、年代是徒劳的,但它们却可以在与之一脉相承的故事中活过来,就如成长过程中的悲欢离合哪需要以考试来强记呢?它不是可以随时随地娓娓道来,甚至感人肺腑吗?

在心中形成故事的脉络与座标后,考试成绩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附加价值罢了。忽视它、蔑视它,才能征服它。

小王仪:之前带孩子爬长城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万里长城当时在建造时是为了抵御外敌侵犯。孩子却问:为什么要修这么长?为什么不像公主的城堡一样修成一圈的高高的就好啦。我一时语塞。足以说明我对历史的不了解。

答:因为疆域辽阔,若建成欧洲式的城堡,是很难挡住北方广大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侵。因为游牧民族四处逐水草而居,行动灵活便捷并不容易掌握其行进路线,一旦南下掠夺防不胜防。但古代中国除了长城之外,仍然在许多城市建有四面围绕的城垣。

woxbb_2008:陈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博古而通今,学习历史有助于了解现代社会,但这更多的是倾向于本国历史。对于世界历史,别说是孩子,就是好多大人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窍不通,却也不觉得对生活有多大影响。我想问,让孩子早早地接触世界历史,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吗?

答:现代的人更需要知道世界历史。世界上所谓的先进国家,没有不重视世界史的。中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及文明程度上皆名列前茅,再加上世界人口不像现在那么密集、众多,往来益发频繁,因此尝以天朝自居,不太在意远方民族有什么动静。直到近世忽逢西方船坚抱利、科技、知识、贸易、制度等皆令人瞠目结舌。遭遇重大羞辱后才知今后再做乡巴佬是不行了,中国并非没有文化底蕴,欠缺的是视野,以及拥有和关注这种见识的人口普及率不足。国力的健全与旺盛,决不可依恃武力而已,也不可仰赖少数精英或政府领导阶层就能遂其所愿,普遍的教育和文化素质才是磐石。

历史是属于一种通识领域,以现代的个人而言,若缺乏了世界观也是吃亏很大的事,地球村的来临,让往昔牵扯不上的事情变得短兵相接,知识的折旧大幅加速,许多人未及中年,其赖以为生的知识技能便遭到淘汰,这是上一代人所不能想像的~~无所逃于天地。通识代表一种宏观能力,它不易折旧,看似无用却有大用,否则所谓的器识、胸襟、眼界不都成了假大、空泛的名词了吗?你可以经由对世界史的了解,知道各个国家、民族的所长所短、价值倾向、兴衰跌宕、文化典故、信仰脉络••••••!反观自照,不也更为清晰剔透了吗?人可役物,但不可为物所役;人可影响局势,为大局尽些心力,但不可为趋势洪流所灭、茫无所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的一生要活在什么层次与境界,都是自己决定的。让孩子早一点扩展心量、眼界,在他们未陷落于物欲捆绑,劳顿于生计攀缘之前,先把他们带到高处浏览一下吧。

洁yuanyuan:我们家宝贝现在对于历史这个问题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从初中开始就比较喜欢历史,我想问一下的是,小孩子现在看历史,知道大体框架就OK了,但是如果他们过多的对于野史感兴趣的话,将来会不会影响到正史的学习呢?

答:爱看野史并不会影响对所谓正史的学习,有时反而能增加他对历史的亲切感,补强他对历史的想像力。爱看野史是由于正史太过学术面孔,情意的铺陈缺乏,甚至刻意避免以防过度渲染而导致偏颇的联想。但这种所谓「价值中立」的陈述成习、成风,历史即兴为一般人所遗弃。如果能如史记作者那般生动描绘,则历史的魂魄便跃然纸上了。

新丰包子:您好,陈老师。现在的历史故事绘本一般都改编得比较厉害,怎么样才能既让宝贝爱上历史书,又不偏离历史书太远呢?您写的这套《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适合7-14岁的儿童,请问您有没有打算为更低龄(诸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出世界历史的相关绘本,谢谢!期待您的每一部作品。

答:别担心小孩偏离「正史」太远的问题,当他大些时自然会分辨。(其他问题可参考之前的回答意见)

小豆子77
尊敬的陈老师:
您好,我们想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去了解下面这些历史。
1.历年来,台湾人是如何追寻自己的根?因为目前的台湾和大陆的局势,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讲述。
2.怎样评价毛泽东?不知道该怎样告诉孩子要敬仰伟人的伟大之处而辩证的看待伟人晚年的那些偏颇?
3.孩子们很喜欢美国等发达国家积极推崇公民的自由、民主,而中国现在却畅行的是人脉关系,按照中国现在的这个社会状况,如何让孩子们进入这个真实的社会?
谢谢。

答:1.寻根有很多种角度,血缘、地缘、语言文字、文化、先来后到••,台湾几十年来讨论甚多,但寻根、刨根一旦成为政治操作或商业利益考量时,则没有太多的价值。

台湾和大陆的局势,「过程」必然决定「结果」,所以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不论血缘再亲、地缘多近、语言再通,交流发展的过程一旦动机低下,结果必遭曲扭。这是考验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一道重要课题,德国、越南、朝鲜皆可借鉴。我们不可将责任都推给政府,或是国际势力的介入,历史将记得我们的表现,并且拆穿各式各样的借口。

     2.对于离我们太近的人和事,要给予适当的评价是困难的,就像看一幅巨画,得距离远些才能看得比较清楚。对政治人物的评价更因为现实利害的考量与情感的好恶餘绪犹存,并不容易具备冷静宽容的讨论空间,因而需要时间来沉淀。但多阅读历史的人,眼光自然不易囿于俗见、成见。

     3.无论对社会有任何意见,它都是自己拥有的社会,它不够好就从自己改变起,逃避它决不是好办法。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应就他所处的地位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地位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的地位,就做患难地位所应该做的事。无论在什么地位都能有尽本分的地方,任何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任何时间就是最好的时间,君子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安然自得。小孩的成长与茁壮,不能只靠保护与隔离,应让他们了解现实,但面对现实所需要的养分则不可仅取之于现实,仅取之于现实极易捉襟见肘,流于短视近利或小肚鸡肠。必须将时空拉开,向历史求取参照,与故事中的高手过招;识大体则善于概括世相,成竹在胸则气定神閒,不为混沌现实所忧扰。

形颖不李:小侄女问我为啥很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在都发展的不好;反倒是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那么强大呢?!


答:历史悠久并不是国家衰弱的原因,世界上也有强国是历史较长的。强弱只是因缘聚会的条件而已,把时间拉长,盛衰起伏是必然的。

多多0824
老师您好!
1.对于2、3岁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历史启蒙教育呢?也听到过日本家庭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历史教育,孩子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及历史问题的深入了解,但是我作为家长确实不知道如何引导教育,需要老师指点。
2.老师因为我自己对婴幼儿历史教育书籍的不了解,所以也没有注意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我希望可以注重一下这方在的教育,希望老师给我推荐几本适合婴幼儿看的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好吗?谢谢

答:婴幼儿时期对时间感的概念尚未成熟,所以许多故事都是由「很久很、久以前」作为开始,大人不要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故仍建议由自己和家庭的故事说起,若能配合照片也很好。重点是自然、温馨、合谐,而且注意情意的导引和价值观的浸润,不是只挑好的一面而避讳坏的一面。举例而言,在我幼时父亲即说了许多祖父吸鸦片、赌光家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而引以为戒。母系为大家族,故常述及外公、婆和叔伯甥舅姨嫂妯娌之间的趣事,兼有勾心斗角的各种意态、言语,生动之余,齐家伦常之道自在其中。

爱国教育则不必刻意求工,日本的爱国教育会成为军国主义,史迹斑斑可考,整个民族遭其绑架而缺少反省能力,难道不是历史教育的失败吗?集体潜意识的洗脑和催眠,是要靠普遍的警醒与深层的觉悟才能翻转的。

joyse108
1、历史故事是不是可以淡化年代,还是要强化年代特征?重在讲历史,还是讲故事?
2、在讲述历史过程中,适不适合添加一定的野史内容?(有时候这些内容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历史中男尊女卑的事件很多,会不会影响宝宝的性格形成?
4、有些故事可能孩子不能完全理解,是要反复解释到孩子全明白吗?
5、绘本讲历史的形式究竟适不适合孩子,因为看图讲故事,很可能存在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想象故事发展的状况?
6、从孩子多大开始适合讲述历史故事?

答: 1.年代的记忆多半在事件前后的相关性上产生意义,吸收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是很自然的事,对年代就别用力过甚,败了胃口得不偿失。故事讲精彩听的、看得入味,历史就在其中。

2.只要说明清楚,加些野史并无不可,关键在两者的相干性上要有交待为妥。

3.任何的故事都有意识形态隐藏其内,但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是活的,所以后设式的讨论更有价值和趣味,故这类暗示自可破解和找到出路。

4.「完全明白」是不太容易呈现的,这包括作者、大读者和小读者在内,所以千万别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和孩子。只要适当的找些例子作为理解工具即可,随着生活及阅读和讨论的经验累积多了,那么所明白的深度和可能体会到的角度就逐渐更开阔了。

5.绘本讲历史不是不可以,而是历史的重心仍在人与事的起承转合历程,要得其髓,还是得回到本源为佳。一般而言,绘画在呈现空间上较易有表现,但在时间历程上的表述能力则仍以文字较易施展。至于孩子以自己的经验对画面作联想作倒不用担心,因每个读者不都如此吗?

一位好读者,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应该动员他生命中所有的经验来理解内容,形成抉择、判断与实践的动力;而一本好书,也应该具备含蓄这种内容的元素才妥。

6.烦请参见前面的回答

wyxiyuan
陈老师:
您好!我看过这套书,感觉很好,孩子也喜欢。都说读史明智,对孩子进行历史的启蒙教育,才能更好的珍惜现在,把握未来。那么孩子小的时候怎样才能更好的让孩子掌握历史的时间脉络呢?孩子都是在故事中感受历史的,需不需要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朝代更替,历史演变的深层的东西呢?

答:时间感就在故事的脉络中形成,无需刻意去记。至于朝代更迭与更深层内涵的探究,就要看孩子的目前程度来作考量了,理解他的方法就是共读与讨论,如此构成的亲子关系才是理想的。

knifeandfork:陈老师您好,我儿子很喜欢历史,想问问您:您认为读史需要把大人的历史观灌输给孩子或者说和他进行这方面的讨论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编年体或纪传体类的史书,哪种更适合?


答:建议别用「灌输」,而是提出您的视角和层次来与孩子一起讨论,长此以往,很快的就会发现有时家长便招架不住了,但这是值得恭喜的,大人难道就不该与时俱进了吗?

三年级的孩子编年史和纪传体都很好,主要是内容和写法要符合其经验。

小欣欣妈:有一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同朝代,不同政权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读都不一样,有时候对同一事件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该如何公正客观地给孩子解读历史呢?

答:小姑娘有时打扮过度或是天衣无缝,也许更容易让人起疑;正如美丽和愚蠢经常同生同长一样祸福相依吧。世间并无所谓绝对的公正客观,只要互为主观就算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不容许别的主观进行讨论者,则自身即不免背负「主观」的原罪。因此,在与孩子讨论时,就别犯此禁忌,而尽可能地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让他补强或改弦更张;当您的答案也无法使他满意时,也应要求他按这游戏规则进行质疑。而当众说纷纭时,就可以一起找证据,仅此过程就值回票价了。
77#
发表于 2014-08-11 15:47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 真是精华 自己问的问题有很多相似 也算得到答案了
78#
发表于 2014-08-11 15:4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冰钰愛玥

这本书很好看
个性签名
不希望被@说声哈,别把我拉黑,呵呵,都是为了阅读
79#
发表于 2014-08-11 15:54
只看该作者
恭喜大家了。
80#
发表于 2014-08-11 16:08
只看该作者
哈哈啊看见我们了
81#
发表于 2014-08-11 16:14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存在 性别问题的烦恼 忘记问了
82#
发表于 2014-08-11 16:37
只看该作者
关于历史还真是一窍不通,略知皮毛而已,孩子还没到上学的年纪,以后真不知道要怎么办呢

83#
发表于 2014-08-11 17:50
只看该作者
没有参加上 来看看答案了
个性签名
快乐读书,用心生活,健康平安每一天
84#
发表于 2014-08-11 17:56
只看该作者
没有看到这个活动也没有参加。。刚看了前面的问题,好多亲问的也是我想问的,,得到答案了
个性签名
快乐读书,用心生活,健康平安每一天
85#
发表于 2014-08-11 22:30
只看该作者
谢谢论坛!
个性签名


欢迎光临【每天亲子阅读】+ 木木的悦读生活 http://bbs.ibabyzone.cn/showtopic-139419.html
86#
发表于 2014-08-12 00:22
只看该作者
这些问题确实都很好呀,解答的很到位,受益匪浅
87#
发表于 2014-08-12 00:23
只看该作者
恭喜大家了,期待很久的话题终于揭晓了,有失望也有收获
88#
发表于 2014-08-12 10:46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原来老师是要问这样的问题的
个性签名

【每天亲子阅读】+阅读是一种习惯  http://bbs.ibabyzone.cn/showtopic-139393.html  欢迎大家来踩哦!~~~~~
89#
发表于 2014-08-13 23:20
只看该作者
恭喜呀,这套书都很棒呀!
90#
发表于 2014-08-23 18:34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跟着学习了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