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亲子阅读 > 阅读心得 >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普绘本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普绘本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7  |  浏览数:4332
楼主
发表于 2014-06-08 15:47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宝宝地带提供的这次阅读体验活动,其实收到书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但是拖到今天才写阅读体验,实在是阅读过程曲折,我也让自己的宝宝还有我教的一些小学生阅读这本书。但是孩子们阅读以及反复阅读意愿并不浓厚,这也让我思考:科普绘本为什么难以出现经典绘本?因此,这篇阅读体验,我以“我们需要怎样的科普绘本”为题。


1.有趣的故事内容。《忠于职守的信使》小河旁边有一座红房子,红房子的屋檐下住着一群灰色的鸽子。小鸽子喜欢听一只叫咕咕的大叔级鸽子讲故事。有一天,咕咕大叔给小鸽子讲的是鸽子给人类送信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吸引了邻居小麻雀。然后咕咕大叔就开讲了,先是总述,鸽子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给人类从一个地方送信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然后是像老师一样,整顿吵吵嚷嚷的麻雀。接下来是重点阐释人们为什么选择鸽子送信。配图啪啪啪,1-2-3-4。咕咕大叔再次像老师一样拿着笔详尽叙述。最后是难点突破:鸽子为什么不迷路?咕咕大叔再次出示图文,展示科学家们怀疑的识别器之类的器官。看完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咕咕大叔明显就是鸽子和麻雀的老师嘛,而且是一个条理清楚、图文并茂解决问题的大师。但是这个大师却难以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2. 典型的动物形象。一本绘本除了讲述一个故事,还会塑造一些典型的故事主人公形象。给一年级的小朋友看此书,蒙住上面的字,让孩子们说封面上是什么,仅有一两个小朋友凭猜测,说是鸽子。而我家2岁的宝宝,在听到我说鸽子之后,说是鸟,当然,没错,鸽子也是一种鸟,但是到小麻雀登场时,宝宝明显一头雾水,鸽子和麻雀的区别在哪里呢?老妈只好结合已有经验和图画中仅有的颜色的区别说,鸽子一般是灰色的、白色的,麻雀是棕色的,鸽子比较大,麻雀比较小。有时候也在豆瓣看看一些绘画达人的画,其实一个绘本做到动物形象逼真还是很容易实现的,当然,画画不单是画一个像实物的纸上形象,也有像《我家有只大狮子》(韩国《你好!数学》01册)里面用图形拼成的抽象的动物,但是尽管如此也拼出让人一眼能够辨认的动物形象。但是遗憾的是,《忠于职守的信使》没有让人深刻的典型的动物形象。

3.读者群尽量广泛、值得反复阅读,收藏和推荐。《忠于职守的信使》的介绍中写了这套《科普童话绘本馆》系列丛书是适合学龄前孩子阅读的科普童话故事书。原文中这样描述了本套丛书的特点:“它将童话和科普知识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孩子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事物为切入点,从孩子的视角去感知自然、认知世界,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增长知识、热爱科学!”诚然,也许,除了我家宝宝符合学龄前,我的学生们已经不在此书推荐阅读人群,确实,四年级的孩子阅读此书的时候,评价较多的词是“幼稚”、“傻”,一年级的孩子不太懂得评价,但是再我问想再看一遍吗,表示同意的意愿并不强烈。但是对于鸽子内部的识别器倒是有好几个孩子感兴趣,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在我看来,一本好的书,除了受众多,还应该是耐看、吸引读者反复阅读的,绘本也同样如此,而且由于绘本中有大量的图画内容,图画内容的艺术水平,也直接影响绘本的阅读价值、收藏价值和推荐价值。

作为一个爱看书的妈妈,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好的书,和宝宝以及我的学生们分享。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沙发
发表于 2014-06-08 15:54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科普绘本要做到故事性和艺术性确实比较困难,就算是目前较有名气的《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一粒种子的旅行》也是更容易受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人阅读,而不太关心达尔文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难以激起读下去的兴趣。
个性签名
板凳
发表于 2014-06-08 16:41
只看该作者
介绍得很详细呀,总结得真好!
  • 吴汉红
    吴汉红:谢谢,养好宝宝以后,借给宝宝屯书,自己顺便买了好多看,不过总结下来,还是要给小朋友选用合适的比较经典的图书
    06-09 08:28
个性签名


【每天亲子阅读】+小羽哥哥的每日阅读,欢迎大家来踩呀!
http://bbs.ibabyzone.cn/showtopic-132851.html#post2859172
4#
发表于 2014-06-09 09:15
只看该作者
这书被介绍的很精彩 谢谢啦
5#
发表于 2014-06-09 12:22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亲的分享,很实用啊

6#
发表于 2014-06-09 12:22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亲的分享,很实用啊

7#
发表于 2014-06-14 15:10
只看该作者
亲一看就是老师,这篇改一改,可以当论文用了!
8#
发表于 2014-06-14 21:36
只看该作者
亲一看就是老师,这篇改一改,可以当论文用了!
shity1015 发表于 2014-06-14 15:10
刚反省了一下,写的时候好像木有照顾商家情绪,不过确实是按照自己的阅读体验得到的希望对其他读者有参考价值的反思,如果反思的好,试读图书也功不可没啊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