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育儿交流 > 儿童教育 > 孩子爸爸过度保护孩子怎么办?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孩子爸爸过度保护孩子怎么办?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2  |  浏览数:4606
楼主
发表于 2019-06-05 16:12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成长,父母替代不了
我见过很多大学生开学,全家齐上,父母不管路途多远,从家开车送孩子到校园,给孩子背重重的行李、整理床铺、遇到问题四处找人咨询,忙得大汗淋漓。



而孩子呢,轻轻松松,玩着手机,甚至时不时露出不耐烦的申请,好像开学这件事不是自己的一样。



很多父母就是无微不至地替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在父母没做好时总是心生埋怨。



本来,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人形成独立意识的过程,在日常大小事中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积累经验并建立自信。



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坎、每一个跟头,都有它的意义,父母无法替代孩子去经历这一切.。



可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许多孩子日常生活的事由父母代劳了,孩子生活得很被动,缺少在实践中发挥成长潜力的机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被弱化。一旦需要独立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无力面对生活。



一些孩子成人以后,只能是父母为他选大学、找工作、替他相亲。这样的孩子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自然很难适应和自立于社会。



有些事,必须孩子自己去经历



很多父母总是想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才觉得安心。担心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担心孩子升学压力大影响心理健康,担心孩子在外吃不好穿不暖······



殊不知,正是通过体验这一切,孩子的内心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艰难地挪动着步子想要拿桌上的玩具,妈妈看到了,急忙冲上前,把玩具拿给孩子。



孩子不费劲就能达成自己的愿望,也能获得短暂的快乐。但这和他一步一步,凭着自己的努力拿到玩具获得的体验是全然不同的。



前者的快乐是单纯的愉悦,后者自己亲身的体验、努力、最终达到目的的感受,会让他收获自信、对自我有良好的认知,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巨大的情感滋养。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充分说明了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实践来获取经验的重要性。



该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的事,你替他做了,或是为他扫除一切障碍,把他“圈养”起来,他最终总是会在你手够不到的地方跌倒、受挫,时间越晚,伤害往往越大。



失误也是一种经历。虽然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干这干那,但是,我们代替不了孩子成长。


父母要减轻焦虑心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能做的事情,鼓励他自己做。



开学,试着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行李,整理自己的书包;出去旅游,试着让孩子规划路线,准备自己的行囊······



哪怕孩子做的不好,让他承受由于自己的粗心和考虑不周带来的麻烦,孩子会获得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体验。



在这样的体验中,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不断反思、调整,学会自我管理,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ibabyzone 积分 +10 19-06-05 16:12 幸运的获得了每日随机发帖奖。
沙发
发表于 2019-06-06 12:59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不应该对孩子过度保护了
板凳
发表于 2019-06-08 10:31
只看该作者
虽然知道过度保护不好,但是还是会忍不住的。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