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童真童趣 > 传统文化体验之空竹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传统文化体验之空竹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4  |  浏览数:2780
楼主
发表于 2015-04-26 21:49
只看该作者
捏泥人、做毛猴儿,吹糖人,抖空竹,皮影戏……这些个传统文化的好东西,外国人都喜欢得不得了好东西,可不能到咱们自己这里断了传承。
一直想让孩子多接触接触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感受一下咱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就从这次偶然得来的空竹博物馆参观开始吧。


半天时间,离家近,免费活动,不耽误我中午的同学聚会。这几项加起来,构成了我们此次成形的基础原因,本来以为就是走马观花,先有个印象,去了之后才知道,真是物超所值啊,太有意义了。


空竹博物馆,位于广安门内,报国寺旁边一处小小四合院落内。闹中取静,里面有各种空竹活动的照片、各种空竹的实物,泥人捏成的抖空竹艺术品等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老师的讲解下,我们连大人带孩子都全新认识了这个不起眼的“玩意儿”。


空竹,顾名思义,最初是用竹子做成的。工艺复杂,内部居然还包含着高音区和低音区。小到小指头大小的小空竹,大到车轮大小的大空竹,还有花样翻新的象棋空竹、各种异形空竹……就连名字叫法都各地不同。李老师说,台湾地区传承的也不错。


李老师对空竹饱含感情,从小跟着旗人奶奶学习抖空竹,用它吆喝招引客人混口饭吃,到现在国家重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空竹博物馆,他作为北京百姓宣讲团的成员,教空竹、讲空竹,向孩子们、外国友人、老年朋友,残疾朋友们传递空伫立的中国文化。空竹,已经是他一生精神所系。用李老师的话说,昔日空竹为营生,今日空竹抖太平。短短一句话,道尽他一生。


讲完了,就该展示绝活了。正好,一位八十多岁的、做了很多异形空竹的穆老爷爷也在,交道口残疾人空竹艺术团的老师和学员们也在,他们都各自露了一手,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和家长们的掌声。穆叶爷爷手指头大小的小空竹,这可太考验眼力了;李老师把板凳空竹、水球空竹、啤酒桶空竹都抖了起来,基本功扎实;残疾人艺术团的指导老师玩起花活儿来让人眼花缭乱,拍手叫绝。残疾人艺术团的学员们表演的空竹操伴着音乐和口号,整齐又美观!








我真的不想叫他们残疾人空竹艺术团,他们要学好空竹,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吃了很多苦,非常有毅力。这一点,太值得我们这些正常人学习了。多么可敬可亲的一群人。


孩子们看完表演,都迫不及待了。拿出自己的家伙事儿,开始学习了。李老师说,空竹进门容易,学深了难。果然,我们这些零基础的一会儿也就能抖起来了。不过一会儿我就出汗了,这可是一项手眼腿等全身协调的活动啊,很锻炼身体。


管窥蠡测,从空竹到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政府和老百姓,都越来越重视它们的传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了解,学习。这真是一件好事情。


李老师讲解过程中,多次感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次次出国表演,一次次接待外国的朋友们。我们真应该为咱们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豆豆成长每一步的幸福。
沙发
发表于 2015-04-26 22:18
只看该作者
原来有这么多种类啊,真是长知识了
个性签名
快乐读书,用心生活,健康平安每一天
板凳
发表于 2015-04-26 22:47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想玩好,还是颇有些难度的吧!
4#
发表于 2015-04-27 10:19
只看该作者
虽然没有玩过,看着也是很有意思的
5#
发表于 2015-04-29 15:28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我们在学校里看了花样抖空竹,很响亮的声音
个性签名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