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生活闲聊 > 心情杂谈 > 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曾经的老人为什么会“重男轻女”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曾经的老人为什么会“重男轻女”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8  |  浏览数:30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02-16 10:05
只看该作者
                              
                        

     在自己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当初奶奶一直要妈妈生个弟弟,总是认为他们那代人的思想太偏激,太过于重田轻女。直到今年我才真正的明白,原来只有儿子才会一直陪在父母的身边。当初的老人们的观念是:嫁出门的女儿,泼出门的水。儿子会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儿子会养老送终。虽然女儿也会做这些事情,但与儿子比起来,女儿能做的远不及儿子。女儿嫁人了,都是随着老公一起,平时可能大家觉得没什么。可今年过春节给我的感受却特别深。

     腊月28那天,妈妈家何等热闹。我们一家三口、妹妹一家三口,弟弟、弟妹、还有小妹和他的男朋友,我们大家齐聚一堂,那热闹气氛,也让左邻右舍的邻居们着实羡慕了一把。邻居家的儿女都没有在家,全都在外面,只剩下两个老人孤零零的在家。甚至有的只有一个老人孤单的在家,每个经过我家门口的人,总是羡慕妈妈,说妈妈当初的辛苦总是值得的,妈妈也是乐呵呵的应着他们,我们也能强烈感觉到妈妈的开心与快乐。实话说:好多年了,我们家都没有这样聚齐过,唯一的遗憾就是少了爸爸。每年过春节,不是我没回家,就是妹妹没回家,不是妹妹没在,就是弟弟没回家,今年一大家人真的是聚齐了。

    可到了腊月29这天下午,妹妹跟着妹夫一起回到了惠州,而我也跟着老公一起回到了婆家,小妹妹也跟着他的男朋友回到了他男朋友家,只有弟弟和弟妹在家。原来热闹非凡的一家,这下都需要回到各自的家而只剩下弟弟和弟妹了。当时我其实特别想陪着妈妈一起迎接新年的,但是没办法,我们那里的风俗如此,我也必须要回到他家去,只有大年初一下来给妈妈拜年了。当时的我感觉就是幸亏有弟弟和弟妹陪着妈妈一起过年,不然我们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家,那就只剩下了妈妈一个人。
  
     从前不理解老人们为何“重男轻女”,不明白当初的老人们为何总说儿子才是自己家里的,女儿都是别人家里的。从前我总是反驳,真到自己真正感受过后,才让自己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实他们并不是重男轻女,女儿他们也是一样的疼,只不过长大后嫁人了就得随夫,他们之所以一直要坚持生个儿子,只是希望自己老了以后,有个孩子能真正的陪在自己身边。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沙发
发表于 2016-02-16 11:21
只看该作者
是啊,只有女儿初一难免要冷清一些啊
个性签名
你若安好,就是晴天!
板凳
发表于 2016-02-16 12:37
只看该作者
儿子在外地的话团聚的时间也挺少的
4#
发表于 2016-02-16 13:02
只看该作者
老人都喜欢子孙满堂,远嫁的女儿确实力不从心。
5#
发表于 2016-02-16 13:11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封建思想,我姑姑家就两家父母儿女一起过年,特热闹,我婆婆就死活不同意两家过,每年我父母只能自己过年。
6#
发表于 2016-02-16 13:48
只看该作者
是呀,老人都喜欢热闹的过年
7#
发表于 2016-02-16 14:12
只看该作者
女儿也是可以陪伴到父母身边的 问题是女婿要支持哦
个性签名
[url=[url=http://www.ibabyzone.cn/]

[url=[url=http://www.ibabyzone.cn/]
8#
发表于 2016-02-25 17:11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很多老人因为这个而重男轻女的。
9#
发表于 2016-02-25 21:23
只看该作者
孩子多了热闹像你们这样的很少享受生活吧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