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亲子阅读 > 阅读心得 >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请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请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15  |  浏览数:1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04-06 00:37
只看该作者


·                作者:文·/(美)汤米·狄波拉/孙晴峰

·                初始版权年:1973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装帧:铜版纸精装

·                大小:16 889X1194毫米

·                页码:40

·                适读年龄:4-9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是否要取如此沉重的主题?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不过,最近家里所发生的一切却很应景。每每回想起添翼和老太太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都会想到这样一本书。每次思考,都会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不同的感受,发现里面所涵盖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并不像当初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单纯的认为它只是一部有关于死亡的读本。而是更多的隐含着亲情和隔代情在其中。

    我们家的婆婆和婆婆的婆婆和我们一起住,所以,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婆婆的婆婆和书中的楼上外婆的年龄一样也94岁,今年春天刚刚去世。就在这无声无息之中悄然而去。也许,也只有当了奶奶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家里最爱添翼的人,或许就是这位老婆婆。

    又重新读了一遍书中的文字,不知不觉之中,眼眶湿润了。发现书中的故事居然和眼前发生的一切是如此的相似,而书中那楼下的外婆也和添翼的奶奶一样,也是一个勤劳、善良、孝顺的好外婆。

    就像书中所介绍的一样,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作者简介:

    汤米·狄波拉(Tomie dePaola),1934年出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1956年毕业于布雷克美术学校,开始投入创作图画书的行列。

    他的作品常有他以自己的家庭为背景,从自己真情实感的角度出发,描写家人之间的浓密亲情,真切而令人感动。以这本《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为例,就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 狄波拉的家庭是早年到美国寻求发展的爱尔兰移民,小的时候,他的曾外公外婆都还健在。从小他就很喜欢在假日的时候,到住在附近的外婆家玩。狄波拉最喜欢和曾外婆在一起,听她讲那些古老的爱尔兰故事。


    很多故事都是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而好的作品总能引起拥有类似经历的读者的共鸣。

    在写这本书的书评的时候,我也想随手记录一下添翼和老太太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此来纪念她~~同样,也把这一篇送给我的婆婆,也就是添翼的奶奶!~~~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段关于《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的故事(略作了些删减):


当汤米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有个外婆,还有个曾外婆。他很爱她们。


    汤米和家人每个星期天都会去看他们。外婆总是站在厨房里的大黑炉前面,煮好吃的东西。

汤米的曾外婆已经九十四岁了,她的身体很虚弱,总是在楼上的房间里躺着。汤米叫她们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每到了星期天,汤米总是跑着进屋子,先向外公和楼下的外婆问好以后,就一股劲儿跑上楼,去看楼上的外婆。

楼上的外婆总会这么说:「来,自已拿糖吃!」

每次汤米打开衣柜上的针线盒,里头总是有薄荷糖。

有一次,楼下的外婆走进来,扶楼上的外婆坐到椅子上,还用毛巾绑好,免得她跌下来。

汤米问:「为什么楼上的外婆会跌下来?」楼下的外婆说:「因为她已经九十四岁了。」

汤米说:「我四岁,我也要被绑在椅子上!

从此以后,每个星期天,等汤米拿出针线盒的糖果,楼下的外婆就会上楼来,把汤米和楼上的外婆都绑在椅子上,然后,他们俩就一边吃糖,一边聊天。


当楼下的外婆忙完炉边的工作,烤好要给汤米回家前吃的蛋糕以后,她就会上楼,把汤米从椅子上解下来,说:「好了,我们都该睡午觉了。」

等他们睡醒了,楼下的外婆便会帮着楼上的外婆梳她那银白美丽的长发。然后,楼下的外婆拿起梳子,梳自已的头发。


有一次,汤米的哥哥跑上楼来,刚好看见楼上的外婆躺在床上,头发披散在肩上,他立刻跑开了。

哥哥说:「她好像巫婆喔!」

汤米说:「才不像!她很美的。」 。


有一次,爸爸帮全家人拍家庭电影,拍到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时,汤米便站在她们俩的中间。


有一天早上,汤米刚睡醒,妈妈就走进来告诉他:「楼上的外婆昨天晚上去世了。」

汤米问:「什么是…去世…」?」

妈妈回答:「就是她再也不能和我们在一起了。」。

虽然那天并不是星期天,他们也去了外公外婆家。汤米还没和大家问好,就等不及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楼,跑进楼上外婆的房间。床上是空空的。


汤米哭了起来,他问妈妈:「楼上的外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吗?」

妈妈温柔的说:「不会了。不过,每当你想起她,她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

从那天起,汤米就只叫楼下的外婆「外婆」了

几天后,有个晚上,汤米醒来,看着窗外的星星 。

忽然,有一颗星星从空中滑落,他跳下床,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

汤米说:「我刚刚看到一颗星星掉下来。」

妈妈说:「那也许是楼上外婆给你的亲吻呢!」

   

很多年过去,汤米长大了,楼下的外婆也老了,总是躺在床上,就像以前楼上的外婆那样。后来,她也去世了。

有天晚上,汤米从卧房窗口望出去,正好看见一颗星星快速的从天空滑落。

「您们俩现在都是楼上的外婆了!」汤米心里这么想着。 」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合上了书,眼眶渐渐有些湿润了。我承认,这本书里的图片并不美,乍一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书页有些灰暗画面也许并不讨喜。可是,当你有相同经历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细腻的文笔,向我们述说着一段真实而不可避免的故事。

    虽说,这一本书多数人看来是一本和死亡挂钩的书,但在我看来,它同样也是一本和“爱”有关的绘本。我始终觉得同一本书给不同人读会有不同的感悟,而同一本书由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读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的故事虽然看似平淡,但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很多家庭只有楼下的外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楼下的外婆”终归有一天会成为“楼上的外婆”。读着这样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也让我想到了添翼那刚去世的太奶奶和添翼的奶奶。而故事从多角度剖析,也能衍生出无数的故事,一段段发生在真实生活中的各种和爱有关的故事:


一、楼下外婆尽孝的故事:

    楼下的外婆每天和楼上的外婆住在一起,悉心的照顾着楼上的外婆。书中用细腻的手法描述了这一点。比如,当汤米来看外婆的时候,楼下的外婆会扶着楼上的外婆走过来,把楼上的外婆绑在椅子上防止她摔倒,让她和汤米共享天伦之乐。楼下的外婆很麻利,在汤米和楼上的外婆聊天的时候,她则在楼下为汤米精心准备着蛋糕。然后,再扶着楼上的外婆回房和汤米一起睡午觉。等他们醒了,楼下的外婆则开始为楼上的外婆梳起银发……

    可见,楼下的外婆是以一个较为理想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她善良能干、做事麻利、任劳任怨、天性乐观……这样的人物总能给人一种正能量,当在书中出现的时候,总能带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感觉。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婆婆,因为她也是像书中描述的那样悉心照顾着老太太(老婆婆),比如,会抬着她给她洗澡,亦或是在她彻底起不来了以后给她换尿布……

    在她悉心的服侍下,老太太也经历了多次的“起死回生”。我也是亲眼看着老太太一天一天老去,直到最后逝世的!~~最终,她走的是那样的安静,不像之前我刚认识她的时候摔断腿躺在床上哭爹喊娘似的那番严重。老太太临去世前一周,邻居们向我们述说了人去世前的征兆。后来,这些征兆也一一出现,仔细回想起来,却又如此的熟悉。原来,很多征兆之前都曾有过,而且是在很多年以前。可是,在婆婆的悉心照顾下,老太太的身体居然越来越好了。

    5年前,老太太差点儿摔断腿躺在床上,当时肚子鼓起来一大块,就像气球似的,变得硬邦邦的,她躺在床上整夜整夜的哭号~~声音很吓人!~~当时,公公已经去世了,婆婆却干脆搬进了老太太的屋里住,整夜整夜的照顾着她。上次,邻居说人只要夹不住粪便就差不多了,当时,老太太的大便流的到处都是,没有一刻能停住,婆婆又不知道有纸尿裤这种东西,拼命的帮她擦洗。

    就是这样的悉心照顾之后,老太太居然重新站了起来,而且又多活了5年时光。


    去年冬天的一天晚上,我醒来发现老公在老太太屋里,老太太只剩下了半口气。这使我吓得说不出话来,但是婆婆却习以为常地对我说,老太太以前有哮喘,以前比严重得多的情况经常发生……


    不知不觉说得有点儿多了,可能有点儿跑题。但我之所以这样写,只是说明,为什么当看到楼下外婆这些看似再平凡不过的举动会如此感动。因为,我也亲眼看过照顾老人的点滴过程,也尝试着扶着年迈的老人的手,让她走。虽然看着简单,但真的不是像想象的那样容易……

    所以说,书中的楼下的外婆是值得敬爱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尽孝的好外婆。谁说只有中国人才讲究孝道?这本外国绘本虽然一句道理也没有讲,我却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也看到了“孝”这个字~~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不容易,甚至很多中国家庭都做不到的。

二、难得可贵的祖孙情,也许甜蜜就在一瞬间:

    当汤米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有个外婆,还有个曾外婆。他很爱她们。虽然,汤米只有每个周末才去看他的外婆们,可是他却非常珍惜和她们在一起的那段时光。和楼上的外婆在一起,他有他们特有的方式。比如,一起被绑在椅子上,自如的聊天。楼上的外婆很会讲故事,汤米非常喜欢听。这些故事一定留给了汤米无限美好的回忆。

    讲到汤米和他的外婆绑在椅子上的故事,我也想到了添翼和他太奶奶的故事。从添翼出生以后,老太太就渐渐地起不来了。不过,我们每天都会带他到老太太屋里玩。添翼非常喜欢老太太,虽然老太太不会给他讲故事,但是却会和他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动作表情,比如“挠挠”……

    老太太年纪太大了,再也走不动路了,陪伴孩子也许已经成了她唯一的期待。每天,她都会把自己的床头摆得整整齐齐的,期待着他的到来。


    故事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有一次,汤米的哥哥跑上楼来,刚好看见楼上的外婆躺在床上,头发披散在肩上,他立刻跑开了。

哥哥说:“她好像巫婆喔!”

汤米说:“才不像!她很美的。” 。

    在孩子眼中,至亲的人永远都不会面目狰狞。楼下邻居家小孩非常害怕我们家的老太太,每次一听到老太太就会吓得直往后退,甚至听到老太太这个词就吓得哆嗦起来。可是,添翼却不怕,甚至在老太太去世前的那一段时间都会很亲热的伸手去抓她。

    或许孩子还小,不懂得?但是,看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不这样认为了,相信孩子和我们一样,看亲人永远都是最亲的。这几张照片是在老太太去世3周前拍的,而直到临去世的那一刻,添翼见到她依然不哭也不闹。

    这看似平淡的故事总能在无数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中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书中描写:

    有一次,爸爸帮全家人拍家庭电影,拍到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时,汤米便站在她们俩的中间。

    很多美好的回忆总是那样的转瞬即逝,而照片却是一个美好的东西,它总能够定格那瞬间的美好。当时隔多年,偶尔翻开之前的就照片,相信汤米依然能回忆起那段美好的瞬间。

三、 逝者永远活在生者的回忆里

汤米问:“什么是…去世…”

妈妈回答:“就是她再也不能和我们在一起了。”

汤米哭了起来,他问妈妈:“楼上的外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吗?

妈妈温柔的说:“不会了。不过,每当你想起她,她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

    四岁的汤米学习面对死亡:人不在了,但我和她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仍继续存在。因为我记得她,记得她的样子,和她一起做过的事,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所给我的温暖快乐。“记忆”抚慰伤痛的心灵,也成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联系。

    曾外婆不在了,汤米看到曾经的屋里只剩下一张空床,再也没有了外婆的身影。他一个人坐在地上哭泣,象征一种“只剩下自己”的孤独、无助感。

    妈妈把流星比作曾外婆的亲吻,避免了将亡人神鬼化的问题,也把无形的爱具体化,帮助汤米解除疑虑,尝试接受人生的变化。

    这是一堂很困难的功课,尤其对于孩子而言。幸好,汤米和他的曾外婆一起分享了这么多美好的时光,多到足以使他相信:至少,在他们的记忆中,对彼此的思念是可以永恒不变的。温暖的记忆,使人有勇气向前走。一个小孩学习面对死亡的故事,原来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地活。

    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生活的每时每刻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年迈的老人,说不定某一天,他就会离我们而去。活在世间至亲至爱的就是我们的亲人了,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在潜意识里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再小一些的孩子看似并不明白。但,千万不要小看了孩子,他们远比成年人想象的要懂得的更多……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人的内心深处留下印迹,哪怕是当他不在了,依旧会活在另一些人的心灵深处。我相信,灵魂是可以交融的,只有至亲至爱的人才会思念彼此,爱的内涵远比狭义的爱来的广泛。逝者虽然已去,但活着的亲人会永远的思念着他们。就像汤米的妈妈所说的那样:“每当你想起她,她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

四、“楼下的外婆”终有一天也会老去,请珍惜和她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之所以说这本书的情感处理是非常细腻的,避开构图不谈,只简单讲整体给我的感觉,就从无数的角度读出了无数的故事。每一段都隐藏着很深的情感在其中。所以,合上书页以后,我感慨万分。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果再继续深度挖掘,一定还会挖掘出更多的故事~~就像之前我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着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触。

    当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不禁流泪了。


很多年过去,汤米长大了,楼下的外婆也老了,总是躺在床上,就像以前楼上的外婆那样。后来,她也去世了。

有天晚上,汤米从卧房窗口望出去,正好看见一颗星星快速的从天空滑落。

「您们俩现在都是楼上的外婆了!」汤米心里这么想着


   

    不禁感慨,岁月催人老。当看到楼下外婆去世的时候,心里远比楼上外婆去世的那种感觉难过得多。或许,此时的汤米已经长大,对待亲人离去这件事情也开始变得坦然了。可是,你要知道,楼下外婆却一直陪伴着他长大,陪伴他度过了整个童年时期,甚至青少年时期。所以,汤米拥有和楼下外婆的回忆更多。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和楼下外婆相处时间长了,感情自然深了。汤米对楼上外婆的回忆或许只是童年时代的片段,但是,对楼下外婆的回忆却会是清晰到历历在目。

想想楼下的外婆,再想想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婆婆,今天她们是“楼下的外婆”,却终究有一天也会像楼下的外婆一样变成楼上的外婆,然后老去……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

    书中的故事也提醒了我们要好好的陪伴她们,毕竟岁月催人老,光阴不等人。很多书都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会有不同的理解的,而《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就是这样一本书。

当翻到结尾的时候,不经意之间又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

    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的照顾父母和公婆,不要等到他们成为“楼上的外婆”的时候才后悔。

     由于孩子很小,最近只晚上有些许时间能稍微安静下来,可是他每隔几分钟就哭闹一次,所以写得有些凌乱。但我真的很喜欢这样一个故事,它给我带来的感想实在太多太多。细腻的笔触,述说着一个真实的故事,同样也是一段关于亲情的爱的故事~~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每天亲子阅读】+阅读是一种习惯  http://bbs.ibabyzone.cn/showtopic-139393.html  欢迎大家来踩哦!~~~~~
沙发
发表于 2014-04-06 06:47
只看该作者
看了亲写的这个 真的是太......
个性签名
开心快乐
板凳
发表于 2014-04-06 08:03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亲的书写,我也想哭了,我的爷爷4月1日刚走。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ibabyzone 积分 +8 14-04-06 08:03 幸运的获得了每日随机回帖奖。
个性签名
4#
发表于 2014-04-06 08:36
只看该作者
看了亲写的这个 真的是太......
大卫宇飞 发表于 2014-04-06 06:47
哈~~亲换头像啦
5#
发表于 2014-04-06 08:37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亲的书写,我也想哭了,我的爷爷4月1日刚走。
元元 发表于 2014-04-06 08:03
握手~~最近家里老太太也去世了~~
6#
发表于 2014-04-06 08:56
只看该作者
很温馨却又感受的绘本。
7#
发表于 2014-04-06 08:57
只看该作者
很温馨却又感伤的绘本。
8#
发表于 2014-04-06 09:18
只看该作者
觉得这是一个既伤感又温馨的故事,珍惜身边的每个人
9#
发表于 2014-04-06 09:40
只看该作者
很温馨却又感受的绘本。
家有千金 发表于 2014-04-06 08:56
非常喜欢这本书
10#
发表于 2014-04-06 09:42
只看该作者
觉得这是一个既伤感又温馨的故事,珍惜身边的每个人
lwzjc 发表于 2014-04-06 09:18
确实如此,其实只想说活在世上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因为成为一家人真的很不容易
11#
发表于 2014-04-06 10:03
只看该作者
感动的流泪了!
个性签名
12#
发表于 2014-04-06 16:19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真的很好呀
13#
发表于 2014-04-06 16:34
只看该作者
感动的流泪了!
happy栋阳 发表于 2014-04-06 10:03
很感人的故事,当经历了以后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14#
发表于 2014-04-06 16:35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真的很好呀
小小菲儿 发表于 2014-04-06 16:19
挺喜欢这一本,以前在网上看有人推荐的
15#
发表于 2014-04-06 21:00
只看该作者
很温馨又感人的故事,心情有点沉重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