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亲子阅读 > 阅读心得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3  |  浏览数:55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12:17
只看该作者


      在孩子还没有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之前,孩子几乎全部都是属于爸爸妈妈的,进入幼儿园后,孩子认识了许多同龄的小朋友,这是孩子认识社会,与人交往的开端。幼儿园同时也是孩子在环境转换的关键期,做懂孩子的父母,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给孩子最有帮助的爱,可以让孩子顺利进入学龄时期。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付小平 著。全书一共216页。



本书一共有5大部分,分别是“为孩子进幼儿园做准备”“父母的改变决定孩子的能力”“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机会”“让孩子变成有能力的天使”“家长多一些爱的智慧,孩子少一些成长的羁绊”针对家长遇到的难题,书中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和有效措施,理性的剖析。我想,读后即能帮助家长不会再为了孩子的幼儿园教育问题而发愁。


我很赞同书中提到的教养温馨小贴士“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保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有一天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的确,幼儿园是培养孩子习惯和人格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上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这是我们做父母必须要注意的一点,要获得良好的习惯,尽力配合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度。

      和大部分孩子一样,我家可欣上幼儿园的时候对即将要去的幼儿园充满了期待的感觉,那个时候我也有带孩子去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毕竟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许多陌生的人在一起,哭是难免的。还好,可欣去的前三天对所以的东西都比较有兴趣,本以为就这样度过了环境转换期,一周后,孩子连这几天上幼儿园都哭,一点不夸张,那个时候也哭得撕心裂肺的,当时也想冲上去去抱抱她,但这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老师说这个过程只要家长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可以适应了。每天要按时接孩子,不然,放学的时候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小朋友一个个被父母接走了,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感到孤独,第二天就不愿去幼儿园了。


书中第二部分有这样一段话说“爱的过度就会变成溺爱,爱的不当就会变成恨,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爱中有管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教育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首先要把握好管教的尺度,其次,采用恰当的管教方法。然后是管教孩子的时机要选对。最后是管教的同时需要学会智慧地爱孩子。都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例如:不让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孩子的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犯错,当我们的孩子犯错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又没有克制住情绪,很多时候不是打就是骂,这样的教育方法适得其反。是啊,孩子如果不犯错,就不会成长,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自己错误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后,吸取这方面的经验,以后不再犯。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本书中提到“孩子欺负人,父母需纠正”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虽然不用纠正,可我也要预防,因为可欣经常在学校被其他孩子欺负,周一的时候可欣说在排练舞蹈的时候明明她的动作是对的,可有个孩子老是打她,说她练的是错误的。听到她这样说,我有点紧张了,前些日子刚刚转走的一个同学就特别爱欺负她,现在又来一个?我跟她说是不是你真的是跳错了?她说没有,大家都是一样跳的,就打她的那个人不一样。我说要不一会你跟她奶奶说说?她点了点头。出校门的时候碰到那个孩子的奶奶,我让可欣自己去告诉奶奶,然后奶奶和她说了我们我也没有听见,只见可欣高高兴兴的跑到我面前跟我回家去了。昨天到学校碰见那个同学,可欣主动喊她,她们俩有说有笑的一起手拉手进入教室了。
     我觉得孩子欺负人,在纠正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态度是关键。PS:转校的那个小朋友在班里面经常欺负人,每次欺负人的时候妈妈都没有意识到打人是不对的,总是对孩子说“别闹了”默许孩子打人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的行为真的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般来说有的孩子打人一种是出于试探心理和本能的反应。每个小朋友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家长都必须和蔼,亲切耐心,积极纠正,要让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对的。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主要是作者6年来的育儿心得分享,书中没有太多的枯燥理论,更多的是作者女儿上幼儿园的3年的真实的案例。为家长的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提供很多启发。能使家长得到很好的熏陶和引导。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7 13:04
只看该作者
帮宝宝顺利度过幼儿园
个性签名
快乐读书,用心生活,健康平安每一天
板凳
发表于 2013-11-28 11:53
只看该作者
我也开始写报告了
个性签名
欢迎光临幸运草母婴馆http://shop111023162.taobao.com
吴梓烨
吴梓涵
4#
发表于 2013-11-30 23:14
只看该作者
书中有很多例子,很容易懂得道理呢。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