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亲子阅读 > 阅读心得 > 一本我很喜爱的心理书:《有限责任家庭》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一本我很喜爱的心理书:《有限责任家庭》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2  |  浏览数:1257
楼主
发表于 2020-04-15 13:18
只看该作者

      实话说,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很棒的心理书,我很喜欢,所以一直迟迟没写报告,而是认真地读完每一个字。但我耽搁的时间太久了,读完了没有马上写,等我想写的时候又不会写了,只好重新读。摇头但真的给我心灵上的震撼,因为感觉里面很多的心理描述,就像是在说我。                     
      李雪老师剖析的都很深刻到位,使得你细细读来,嗯,真的是那么回事,只是我们从来没那么想过,没那么认为过,事实上,我们的内心深处,就是这么想的。。。





      这是封皮内折页的文字,现在看来,其实就是对这本书名的一个诠释,为什么叫做《有限责任家庭》。
                       
      事实上刚开始我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甚至于觉得很普通的一个名字,但一般的育儿书我都是很有兴趣地想要拿来认真看看学学的。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喜欢上了,拔不出来了呢。





      来看看目录,是不是很吸引人。里面有说到家人,有说到对孩子的影响。先来看看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够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不至于使孩子的童年充满压抑和苦痛。其实小时候的我就有很多的压抑,以至于我长大成人后,仍然不敢表达自己,不敢提出要求,不敢拒绝别人,这都是李雪老师书中提到的虚假自我在作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看什么叫做虚假自体,它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足够好的妈妈”,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我们,都希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足够好的妈妈,但什么样的才是足够好的妈妈呢?书中提到的一位妈妈,她微笑着慈祥地和襁褓中的婴儿说话,你笑起来那么可爱,你和妈妈说说话吧,而事实上,襁褓中的婴儿是不会回应妈妈的,我们要成为足够好的妈妈,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婴儿身上,回应婴儿,而不是从自身出发,让婴儿感觉到我应该要乖一点,要回应妈妈,才能够得到重视。这个其实开始是很颠覆我的想法,原来是这样,原来我想要孩子配合的并不是孩子自己喜欢的,而是出于我自身的原因,是我想要的,那么这时,我们便不算是足够好的妈妈。
                        
      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是要怎样呢?足够好的妈妈,首先,是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全神贯注于对待婴儿,适应婴儿的节奏,满足婴儿的需求,和婴儿有着高度共生的状态。妈妈感到奶涨,刚好此时婴儿醒来想要吃奶。这种微妙的同调性,有着神迹一样的美好。相信我们大家也都有过这样的时候,当时的感觉真的是太美好了呢,你有所需,而我刚巧存在。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                        
      婴儿自发发出的信号,被妈妈敏锐地捕捉到,并给予回应和满足,与婴儿保持同调,从而建立婴儿的真实自体。
                        
      其二,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能满足婴儿的主观全能感。
                       
      妈妈对婴儿的及时回应,把整个儿世界都送给婴儿,让婴儿以为这些都是由他自己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从妈妈对婴儿的全能幻想的支持中,婴儿会逐渐孕育出真实自体。                       
      第三,足够好的妈妈,会给婴儿适当的挫折。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的个人喜好,作息规律,个人需求等等,都会逐渐回归,这个时候婴儿会慢慢意识到,原来我不是全能的,不是我有什么意愿,都能够立刻创造出现实来满足。这种挫折会让婴儿感到痛苦,但这种挫折,是婴儿心理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                       
      第四,足够好的妈妈,能忍受孩子无情的使用和攻击。
                        
      孩子对妈妈原初的攻击性里,包含着婴儿对妈妈那种原初的兴奋的爱。真的是这样,婴儿蓬勃地对妈妈伸展自己,无情地使用妈妈,摧毁和表达爱仿佛是一回事。婴儿两岁前,几乎都是如此无情。而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婴儿,忍受他的无情。这样一来,婴儿就不用隐藏自己,不用把自己分裂成虚假自体,他的真实存在就被确认了,生命力就得到了祝福。                        
      学到这些,我们就能够自省吾身,来学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




      “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这一章节的学习,也十分深入人心。作者李雪老师的妈妈,也是这样一个内心感觉脆弱的人,她的内心感觉维持自己的生存都已经很困难了,对孩子的需求就感觉是在消耗自己,就总是打击抱怨孩子。去超市给孩子买了孩子要的零食,回来却训斥她零食这么贵,我们家没有什么钱,你还买这么多零食吃。孩子也很委屈,说你可以不给我买,而不应该买了再来责怪我啊。想想也是。这其实就是在满足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给孩子买了她想要的东西,而事实上我们又不想给她买,那么又来责怪她多花了钱,这样也满足了自己的内心。这其实就是家长自身脆弱的体现。                              
      还有就是自己为孩子做的,并不是自己内心想要满足孩子的,而是总是责怪孩子给自己添了麻烦。比如她的妈妈下去帮她买东西不小心崴了脚,回来却责怪她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要东西。其实孩子有什么错呢,就是妈妈自己自身的能量比较弱,只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其实孩子提出的这些需要是很正常的,这样就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过分,不应该这样为难妈妈,不应该给妈妈添麻烦,要乖乖的,就不敢表达自己,从而产生了虚假自体。感觉我也是这样的。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不会拒绝别人。这都是孩子虚假自体的表现。                        



      这本书带给我内心太大的震撼,感觉真的是很受用,学到了很多,喜欢李雪老师的这本心理书,深刻剖析自己,学做足够好的妈妈。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沙发
发表于 2020-04-15 13:24
只看该作者
最近电脑总蓝屏,一天好几次,我就有一种神迹一般的预感,感觉怕它要蓝屏了写了一部分赶紧先发出去,果然,发了还没2分钟就蓝屏了。。。还好,不然我都白写了。
个性签名
板凳
发表于 2020-04-27 22:33
只看该作者
可以先保存在文档里,存了草稿再来发送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