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亲子阅读 > 好书推荐 > 《万物启蒙---竹》走进竹之世界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万物启蒙---竹》走进竹之世界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9  |  浏览数:47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8 10:22
只看该作者
喜欢阅读的人,对每一本书都会很珍惜。那不仅仅是作者的心血,也是带给我们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自我修养的提高。所以当这本书因为快递的失误,而要与我失之交臂的时候,我看到了许多其他读着的书评,让我不忍与它插肩而过,从而通过购买,去读它,沉醉于它。

竹文化!在中国的古老文化中,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人墨客都在笔下为其颂扬,同时竹子也养育了中国独有物种大熊猫,也因为自己独有的美味,成就了一方美食文化。一个难以复制的物种。

四川一趟大熊猫之旅,让孩子在大熊猫基地和重庆的公园里,看见了无数种竹子,各种形态的竹子,当这种记忆还萦绕脑中的时候,《万物启蒙--竹》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对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竹之魅力,横贯全书。自然之竹,了解自然界中的竹子的生长,分布,竹子的生物圈;功用之竹,竹的用处之多,叹为观止;文化之竹,名人诗句,历史典故,文化陶冶,乐器之耳。从古至今,从生活到用处,从高雅到餐桌,竹之妙,在我们身边。

喜欢书中“用的感官认识竹子”,这个章节,图中所画,是一种思维导图,没有生硬的文字,而是活跃的动画与形态相结合,穿插进问题,带给我们层层的思考,想去探究的心理,探究竹子的世界,竹子的一切,同时这也带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发散性的,开放式的。
孩子沉醉于竹子的生长,它是空心的,它是一节一节生长的。还可以做实验,去体验发现竹子的结构颜色。去过四川的孩子,知道竹子主要生长在四川一代,通过书籍,知道了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其他地方还有竹子的生长,喜欢看可爱的大熊猫,美滋滋的吃竹子,在竹林中还有各种生物,互相依靠互相共存。

甲骨文之后,什么作为记录人类历史的东西,对了,就是用竹片。竹片经过煮、烘、裁、刮、编制之后,用来刻字,然后现今的我们才知道了,当时的我们先人是如何生存的。想想,也是很神奇的事情,咱们的老祖先也是聪明的,竟然把竹的用处,在当时就发掘了出来。除了用来作为记录的东西,竹子经过历史的年代,它的用处更是多,可以制作毛笔,民间玩各种玩具,七巧板啊,竹快板,竹魔方之类的。同时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出竹椅子,竹灯笼等等,最让我们垂涎欲滴的是,它还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想想,就会胃口大开吧。。。。。。。

陶醉在书中,陶醉在竹子的世界中,不忍放下手中的书籍,对于竹子的认识,开始不仅仅停留在它的形态上了,而是在书的指引下,对竹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的衍生品---竹编。原来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传承,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今,它有了其最大的变化,用途决定了她的存在价值。竹之建筑,最为环保的材料,让后代收益的能源。竹之音乐,带给我们精神世界的享受,筝、巴乌、萧、笙、竹笛,竹之乐器。

想要更过的了解竹的世界,就一同走进这本书里吧,不仅小朋友可以阅读,大人也可以阅读,增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增加亲子关系。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最后借用书中所介绍的白居易的诗作为结束。
《养竹记》节选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沙发
发表于 2016-12-08 10:59
只看该作者
里面的内容太好了
板凳
发表于 2016-12-08 11:03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竹子,我家也有,不过是细的那种,感觉身在竹林中,人的境界顿时也会高好多啊
4#
发表于 2016-12-08 12:46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真是不错呀
5#
发表于 2016-12-08 13:40
只看该作者
看图画就有种身在竹林的感觉了
6#
发表于 2016-12-08 20:53
只看该作者
这一种书的内容真不错呀
7#
发表于 2016-12-08 22:43
只看该作者
很美的书害羞
8#
发表于 2016-12-10 18:52
只看该作者
好有意境的书呀!
9#
发表于 2016-12-12 00:27
只看该作者
哇,这书的确很好,也很美
10#
发表于 2016-12-12 10:14
只看该作者
内容很美呀
个性签名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