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美食旅游 > 山西景点——应县木塔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

山西景点——应县木塔

回复数:3  |  浏览数:1723
楼主
发表于 2022-06-04 14:38
只看该作者
唐末开始,匠人们逐渐意识到,八角形比方形更稳固,于是八角形的塔逐渐取代了方塔。木塔正面的八卦图和塔身的八卦形,体现了佛教 中国 化的进程。入得塔门,迎面端坐一方留胡须、饰耳环的巨大金佛,带有明显的契丹族特征。大佛头上的斗八藻井中心,又是一个八卦图案。藻井1000多个小木块上,每一个都雕了细小的佛像,造型和形态各不相同,又相互以隼卯拼接,蔚为大观,是现存极为著名的藻井实例。


塔刹与地基之间,按照上简下繁的规律,足足填充了54种不同的斗拱。这些结合了繁复与使用的小构建,互相咬合成紧密的美学链条。云帛万拱入云霄,佛坛藻井镇波涛。每一处木块与榫卯,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在天地之间画出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四面八方的斗拱和微结构,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向各个角度吸收和传到地震波的力。塔身每一层还添置八边形平座,进一步加固了木塔的整体结构,即使经历千年的风霜雨雪、地震兵燹,依旧巍峨挺立。甚至在上世纪的军阀混战中, 应县 木塔曾身中二百多发炮弹而未被击毁。


这座传奇木塔的斗拱之间,还写下了梁思成与林徽因这对考古学泰斗独特的浪漫。1933年,梁思成前往应县 木塔进行测绘工作,林徽因因故未能参与,梁思成便将此行全程的经历与发现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寄给林徽因。而林先生居然也浪漫地对它进行了一场“直播”,将这些信息全部实时分批地刊发在了天津 《大公报》文艺副刊上。
清华大学王南教授评价这场旷世考察为“木 塔下 的情书”。
在“直播”的“评论区”,林徽因写道,“自从梁思成知道这个塔之后,对这个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了他的日常生活。早上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 应县 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 山西 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去测绘那应州塔,我一定会……他常常话都没说完,我想一定是怕语言亵渎了。”



遥想千年以前, 日本 遣唐使十数批匠人前赴后继,也未能习得 中国 楼阁与佛塔建筑的精髓。佛塔徒有其表,而内里的登塔技术并未掌握。著名的 奈良 法隆寺五重塔,只有第一层可以供奉佛像,二层及以上就无法攀登了。不仅如此, 日本 佛塔还有更神奇的特征:塔心柱与周围构建完全独立,互不“干涉”。如此这般,塔心柱沦为无用的摆设,建筑学家们甚至无法在典籍中载入它的实际用途。

直到此时人们才发现,能够通过层层的环塔空间来供奉中间的佛像,其实是十分高超的木构建筑技术。这样的对比,有力地回击了“古代木构看 日本 ”的荒唐言。

怪不得梁思成不惜性命也要攀上它的顶点!据同行的莫宗江晚年回忆:“当我们上到塔顶时已感到呼呼的大风仿佛要把人刮下去,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唯一的办法是攀住塔刹下垂的铁链上去,但是这九百年前的铁链,谁知道它是否已锈蚀断裂,令人望而生畏。但梁先生硬是双脚悬空地攀了上去。我们也就跟了上去,这样才把塔刹测了下来。”

在其中一份手稿中,梁思成这样写道:“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此塔的伟大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近一个世纪前,当地乡绅嗔怒于木塔“阴翳昏暗”,将每个暗层中的“斜戗”全部抽离。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三角形的斜撑是木塔极为重要的支撑结构。等到被学界发现,它们早已化作尘埃,归于千年堆积的黄土层。


日本伊东 忠泰于1901年拍摄的 应县 木塔旧照,真实还原了塔的原貌。而当梁思成1933年赶到木塔身旁,这些结构已被拆了大半。这些墙体的斜撑太过于精美与细小,以致于当地乡绅对戗柱外墙体的结构功能毫无察觉,竟将每层斜向的带斜撑的外墙全部拆掉,改作明窗。塔身外观随即更加通透,采光大好,却严重破坏了 应县 木塔的承重结构,成为木塔千年生命历程中最严重的人为破坏。


皮肤破损易于修补,血肉残缺尚可疗愈。但骨骼抽离,仅剩躯壳站立,却断无可能复原。斜戗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成为木塔不可逆歪斜的导火索。从那天起,这座给予了 中国 人长达一千年骄傲的 应县 木塔,一天比一天歪斜,直至彻底沦为一座“危楼”,在跳跃的黄沙中苟延残喘。

斜撑墙的缺失,已经能够证据明显得观察到。除了一层之外,每一层的此结构都被拆除了,在它们之中,承受自重最高的显然就是最底下的二层。而 应县 木塔近几十年的严重歪斜,恰恰就是从二层开始的,也于二层最为明显,这绝非巧合,而是滴血的确证。

这是木头的疼痛,也是历史的疼痛。明晃晃、赤裸裸的缺失,似乎预示着一些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口即将开始发炎。

梁先生在手稿中,满怀悲痛地记录下了这一破坏,并最早发出了呼吁。可惜,他的呐喊还没来得及发声就被淹没在了炮火扬起的漫天风沙之中。测绘报告完成后不久,全面抗战爆发,这份报告随即遗失。梁思成一行人颠沛流离,行宿 四川 李庄,缺衣少食的生活持续了几十年。新 中国 成立后,这份报告依旧杳无音信,直到新世纪初,这份报告才被找到。可惜彼时的梁先生早已不在人世,木塔也已过了号病诊脉的时期。


在这份失而复得的报告《 山西 应县 佛宫寺辽释迦木塔》中,我们有幸读到了当年梁思成先生喊出的带血的文字:“木塔遭受了最大的厄运,邑绅们将各层灰墙及其内斜戗拆除,全数换安格子门,不惟各壁内原有的壁画全成尘土,而且直接影响到塔身之坚固上,若不及早恢复,则将不堪设想了。”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2020年10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文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就正式立项,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 。




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轿臭定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乌故射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这次决战,给鞑靼一定的打击,从此,边境安宁了几年。第二年七月,为了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

1926年,冯玉祥军队向山西发展,遭盘踞于此的阎锡山的死命抗拒,冯阎大战在山西爆发。此次战争,木塔共中弹二百余发,大受创伤。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

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整修塔内塑像时发现了一批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


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轿臭定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乌故射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这次决战,给鞑靼一定的打击,从此,边境安宁了几年。第二年七月,为了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

1926年,冯玉祥军队向山西发展,遭盘踞于此的阎锡山的死命抗拒,冯阎大战在山西爆发。此次战争,木塔共中弹二百余发,大受创伤。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

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整修塔内塑像时发现了一批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

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慨叠台组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释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题"天下奇观"。塔内有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 塔内还有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键敬达30多米。 为纪念慧能大师画家绘制"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保存与应县文物管理所。


木塔外观为五层,而实际为九层。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建筑处理极为巧妙。在历代的加固过程中,又在暗层内非常科学地增加了许多弦向和经向斜撑,组成了类似于现代的框架构层。这个结构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有了这四道圈梁,木塔的强度和抗震性能也就大大增强了。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了调整变形的作用。除此之外,木塔内外槽的平座斗拱与梁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使内外两圈结合为一个刚性整体。这样,一柔一刚便增强了木塔的抗震能力。释迦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木塔基土主要由粘土及砂类组成,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好,其承载力远大于木塔付与的荷载。所以,直到现在仍然不必担心木塔会有因"底虚"而倾倒的可能。此外,夏天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千百年来起着"护塔卫士"的作用,这些已经成为视木塔为神圣的应县人最喜欢讲给外地瞻仰者的真实"神话"。


最高的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造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古代应州城的标志性建筑,是现存最高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堪称木构建筑的奇迹。(世界吉尼斯)


在应县的民间传说中,将木塔的建造归功于中国传说中的木匠鼻祖鲁班。传说鲁班的妹妹与哥哥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里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的手艺高。结果,鲁班真的修成了十二层的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


应县民间流传中,玉皇大帝为了保护鲁班的劳动成果,使木塔与岁月并存,便派火神爷和龙王爷分别送来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洪水到了塔前便会绕过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有了避火珠,木塔从没遭过雷击,即使在战争年代,炮弹打在塔身上燃起大火也会在瞬间熄灭。


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传说慧能大师应梦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的这一功德,由名画家给他绘了一张图。 这图叫"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后来保存在应县文物管理


据说在康熙年间的一次修缮过程中,一个木工不慎掉落一把斧子,而地下恰好有两名儿童在玩耍,大家正为两名儿童的性命担忧之际,斧子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两个孩子的中间。人们说:"这是神仙在保佑,因此从建塔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次人员伤亡事故。"


释迦塔内既无灯又无火,周围也是一片漆黑,不会有灯光或火光的反射。而民间传说却道:木塔夜间有放光现象。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曾托梦给佛宫寺中的慧能大师说,当地人虔诚信佛且经常布施修缮佛殿,应得好的报应,于是便在塔内放了一颗夜明珠,以使人们对报应有所察觉。所以,每当木塔修理完毕,宝塔就会放光。当地人也都认为木塔夜间放光是吉祥的预兆。

沙发
发表于 2022-06-06 11:25
只看该作者
好想去旅游
板凳
发表于 2022-06-06 19: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冰钰愛玥

暑假安排上
4#
发表于 2022-06-28 10:40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带动旅游,今年比去年早半个月放暑假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试读:【试读】《“童话猎人计划”桥梁书系列第1辑》

申请
【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试读:【试读】《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

申请
【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试读:【试读】《我只是个小孩》

申请